當水庫中重金屬鎘(Cd)的濃度超出安全標準(我國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限值為0.005毫克/升),它便不再是單純的化學指標異常,而成為潛伏在水源中的慢性毒劑??赏ㄟ^總鎘水質在線監測儀進行實時監控。鎘通過飲用水、灌溉農作物及水產品等途徑進入人體,因其極強的生物蓄積性和緩慢的排泄速度(生物半衰期長達10-30年),即使低劑量長期暴露,也會對多個器官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漸進式損傷。 一、腎臟 鎘進入人體后,約1/3蓄積于腎臟皮質,與金屬硫蛋白(MT)結合形成Cd-MT復合物。當超過腎臟解毒負荷時,游離鎘離子直接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。最早出現的損害,表現為尿中低分子蛋白(如β2-微球蛋白、視黃醇結合蛋白)異常升高,尿鈣、尿磷酸鹽排泄增加。 長期累積導致間質纖維化,引發慢性腎功能減退,最終可能進展為終末期腎病。早期腎功能損傷無明顯癥狀,常規血檢(肌酐、尿素氮)可能正常,需專項尿蛋白檢測才能發現,極易被忽視。 二、骨骼系統 鈣磷代謝崩潰: 鎘損傷腎小管導致鈣、磷重吸收障礙,同時抑制維生素D活化,造成低血鈣。為維持血鈣濃度,甲狀旁腺激素(PTH)持續升高,促使骨骼鈣質溶解釋放入血(骨吸收增強)。鎘直接破壞成骨細胞功能,抑制膠原合成,阻礙新骨形成。 骨骼密度下降、韌性減弱,輕微外力即可導致骨折。脊柱壓縮、身高縮短,嚴重者喪失勞動能力。 三、其他系統廣泛受累 鎘促進血管內皮炎癥和氧化損傷,與高血壓、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相關。研究顯示血鎘水平與心肌梗死風險呈正相關。 生殖毒性: 男性: 損傷睪丸間質細胞,降低睪酮合成,減少精子數量與活力,增加畸形率。 女性: 干擾雌激素受體功能,影響卵巢發育和卵子質量,可能導致不孕或流產風險上升。 肝損傷: 鎘在肝臟蓄積可引發炎癥和纖維化,削弱解毒功能。 免疫抑制: 降低T淋巴細胞活性,削弱機體抗感染和抗腫瘤能力。 四、致癌性與遺傳損傷 除肺癌外,流行病學證據支持鎘暴露與前列腺癌、乳腺癌、腎癌、膀胱癌等發病風險升高相關。 鎘干擾DNA修復酶(如OGG1),誘導活性氧(ROS)大量產生,導致染色體畸變、姐妹染色單體交換頻率增加,具有遺傳毒性。 高危人群監測: 污染區居民定期檢測尿鎘、尿β2-微球蛋白及血鈣磷水平,早發現腎損傷。 鎘污染如同“慢火燉煮”,其危害在無聲無息中侵蝕健康根基。水庫鎘超標不僅是一個環境警報,更是對公共健康的嚴峻挑戰。唯有從水源保護到個體防護構筑多重防線,方能抵御這一隱形殺手的長遠威脅。
本文連接:http://www.jilipiano.com/newss-3969.html
|